万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穿越19世纪法国:一觉醒来300万债务 > 第13章 魔幻实验室与血汗工厂

第13章 魔幻实验室与血汗工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圣奥诺雷街的裁缝铺内,林岚正在艾洛伊丝的帮助下试穿半月前预订的骑马装。

立领、垫肩、多排金属纽扣、修身西装式剪裁,真是帅到了骨子里。但下半身,里面紧身长裤,外搭及踝长裙。林岚有些遗憾,如果不是为了社交需求,她真想来一次裤装革命。

试衣后,林岚开始查看裁缝店的布料。她指尖抚过一匹皇家紫绸缎,布料在橱窗斜射的晨光中泛着光泽——这是贵妇们追捧的“砷紫”,巴黎的最新潮流。

“夫人眼光真好,”裁缝店老板在一旁恭维“这料子费人工,产出少,现在价格都翻倍了……” 林岚收回手。

砷紫是种含亚砷酸氢铜的毒染料,费的人工可是一条条女工性命。而天然紫染料,她在怀特寄来的《英国纺织业年鉴》染料章节中看到过:每盎司价值等重黄金。

相比之下,帕金的馒头染料工业化后,预计成本百分之一不到。她对年轻化学家的实验成果更加期待了。

帕金的小型实验室在圣日内维耶图书馆的地下。小小的房间像石砌的棺材,只在朝街的墙面上方有个两尺的气窗。

林岚被帕金的助手莫尔领到实验室时,帕金正用曲颈瓶蒸馏煤焦油。他的实验袍下摆已有几处被化学药品腐蚀出的蜂窝状孔洞。手中的曲颈瓶腾出紫色的苯胺蒸气。

室外的光线从气窗的铁栅栏挤进来,点亮了实验室上方凝成的紫云,几支玻璃器皿间折射出细碎的虹彩。林岚一瞬间惊呆了,这是什么魔幻的魔药学现场!

帕金踮脚去够橡木架顶层的烧瓶,皮鞋底打滑,险些撞翻正在咕嘟冒泡的不知名器皿。

“小心!”

年轻的化学家腼腆地笑笑,将盛满紫色结晶的蒸发皿轻放在珐琅台面上。

林岚凑近观察,鼻尖几乎贴上冰冷的玻璃。1857年的实验室没有任何安全规程,苯胺蒸气与硝酸混合的刺鼻气味让她眼眶发酸。

“您需要搬到郊外去,还有通风系统!一定要有通风系统!”

帕金连忙摆手,掏出一沓边角浸过试剂的笔记,“我只需要两千法郎改进设备。”“现在的烧瓶都是二手货,上周还炸了支蒸馏管……”。

这时,助手莫尔在角落剧烈咳嗽起来,手中的试剂在晃动中洒在《化学哲学原理》书皮上。林岚抓起他的手腕——指甲已经泛出青灰色。她想不起来这该是砷还是汞中毒的症状。

“从今天起,你们每天必须喝两升牛奶。”她拿出笔开始补充预算列表,“再加一盎司酵母——别问为什么,就当给魔鬼交保护费。”

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对实验的危险性毫无所觉,甚至经常在实验设备旁用餐,中毒事故频发。她记得前段时间还看到一篇期刊,内容竟然是劝告实验室人员“勿将三明治与砷制剂混放”。

在帕金不解的目光中,林岚拿出拟好的协议,“我会全额资助你的研究,成果出来后荣誉归你,我会支付一笔报酬买断专利。同时,我需要你在完成苯胺紫染料后,转向研究以苯胺为基础的红色染料……”

帕金以为莫罗夫人对红色情有独钟。但林岚真正目标却是苯胺红染料的下一个化合物——百浪多息。是的,就是“磺胺”的前身。林岚并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但她却可以在正确的道路上,用无数次的实验,撞出那个“人类医学史上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她敲定的的另一项投资也和医疗相关——□□便携装置。方案来自一位克里米亚战场军医。这两个医疗产品将是她的蓝图核心,也是她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最大的护身符。

同一时刻,圣德尼郊外的纺织厂正吞吐着黑烟。这是另一个世界。十六岁的女工玛德琳把辫子缠在脖颈上,以免发丝卷进每分钟旋转两百次的精纺机。她的手指在纱锭间翻飞如蝶,直到疲倦和饥饿带来的眩晕让动作慢了半拍。

“啊——!”

惨叫被轰鸣的蒸汽锤掩盖。玛德琳的右手小指卡在齿轮间,指甲盖像核桃壳般迸裂。鲜血溅在未染色的棉纱上,绽开一簇刺眼的血红。

监工杜邦捏着怀表冲过来,鳄鱼皮靴踢开碍事的纱筒:“见鬼!今天的定额还差三十磅!”

去年下半年开始,欧洲棉价就在波动中下跌。还不等纺织厂主们庆祝成本下降,他们的纺布已经开始卖不出价了。特别是今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大量北方订单或取消或压价。于是,纺织厂主们绞尽脑汁地压低成本:降低工资,拉长工时,将埃及棉和美棉中混入廉价印度棉。然而,印棉棉絮最短,纺织难度最高,再加上更长的工时,经验不足的年轻女工极易出事……

监工不耐烦地扯着玛德琳的衣领往医务室拖行,断指在身后滴落血迹。而所谓的“医务室”,不过是储物间里摆了张掉漆的长椅,放上一瓶廉价的碘酒。

---

夜幕降临时,让-马利·博尔特提着煤油灯左腿微跛地钻进工人棚户区。他肘部打着呢料补丁,袖口系着红布条——他是这一片区域的工人领袖,参加过六月革命,中过枪,也进过关押革命者的监狱。

玛德琳蜷缩在草垫上,裹满粗麻布的右手渗出褐黄色脓液。博尔特单膝跪地拆开绷带,从帆布包掏出医用乙迷:“勒合送来的药品不多了,我兑了酒精,止痛效果差些,但能防坏疽。”

“哼,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手上跟那些资本家一样沾满了罪恶。老玛丽要是活过来,会想活剐了这个儿子……”角落里的老织工冷哼,缺了门牙的嘴继续愤愤道,“玛德琳肯定拿不到补偿。上周克莱尔的孩子死在纺纱机下头都没拿到,监工还说‘就当少张吃饭的嘴’。”

“该死的,我们就该再来一次六月起义!”

博尔特包扎的手顿了顿,他能感受到,大家的愤怒再次开始燃烧。他从内袋摸出皱巴巴的传单,油墨印着“Barricades Herald”(《街垒先驱》,B.H.)的报头:“周日在旧屠宰场集会,我们需要更多会写字的人抄传单。”

玛德琳用左手攥住传单边缘,血渍在“八小时工作制”的标题旁晕开:“我可以,克莱芒丝会教我们拼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