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一行凌云 > 第127章 第127章

第127章 第127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127章

周沐清想起前些天有人递了纸条让她去朱雀街找父亲,而父亲当时神情不对,现在想来他那时就藏在朱雀街,可父亲为何要去抓凌风澈呢?当年不还是父亲第一个找到凌风澈并且救了他吗?

带着满腔疑问,可眼下并不是问的时机,周沐清只得忍下疑惑,跟着朝安关心凌风澈的伤势。

凌风澈自然看到了周沐清眼中的困惑,但还是恭敬回了朝安长公主,“微臣无碍,谢长公主关心,严州一事,事有蹊跷,微臣也正是为了自证清白才冒险回来,腿伤也是那时重伤,如今已经快好了,长公主不必担心。”

话没聊两句,大殿内侍就来传唤了,凌风澈跟着内侍进了大殿,朝安身处后宫,是不能随意干政的,只得跟周沐清一道去了偏殿等候消息。

殿内是换了一身常服的成玄帝,他见凌风澈进来便下令宣刑部吏部京畿司还有箫雁舟等大臣入行宫,作为审案的旁听。

趁着叫人的功夫,成玄帝揉了揉发紧的头,有些疲倦道:“朕相信你的为人,绝不会干出杀人这样的事,纵使对方十恶不赦,你也只会用律法来惩治对方,像杀人这种伎俩你绝对不屑于做的,但箫雁舟呈上的人证物证齐全,朕也没办法驳斥,原本朕是打算在你回京之后再行殿审,想办法还你清白的,却不想你却在路上失踪了,箫雁舟回京以后便称你是在沙暴中迷失了方向,坠崖失踪的,他便请旨下派各地寻你踪迹,结果却传成了你畏罪潜逃的缉拿榜,实在可恶!”

他气愤拍桌,显然很是懊悔先前决定,凌风澈却淡定得很,只拱手道:“陛下息怒,气大伤身,莫要微臣的事而伤了龙体,陛下之举其实也帮了微臣许多,若非有陛下颁发的缉拿榜吸引视线,微臣也不能乔装打扮避开各个关卡的盘查,重新回到京都城面见陛下陈情。”

成玄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谢恩的凌风澈,却没有第一时间叫他起来,眼神晦暗不明,思虑良久才满脸担忧道:“如今你也看到了,箫雁舟带回了不少证据,那徐显又已经被埋葬,尸身不在,死无对证,朕知道你无辜,可没有证据,就连朕也帮不了你。”

成玄帝走到凌风澈身边,出手符起了他,随后又用手拍了拍凌风澈的肩膀,才发现原本孔武有力的肩,如今却硌的他手疼,终究心软了一点,看着凌风澈,遗憾道:“朕与你一同长大,大你几岁,又一样都没有兄弟姊妹,其实朕心里一直都是将你当作弟弟一样,你出事,朕自然是信你的,可箫雁舟证据确凿,朕也没办法凌驾于律法之上去保你,否则朕便是失信于天下百姓,到时候你的处境也会越发难过。”

凌风澈心中一阵感动,愈发恭敬道:“微臣明白,微臣也绝不会让陛下为难,此番回来微臣也是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微臣清白,陛下只需秉公办事便可,无须偏私。”

听得他说这话,成玄帝便高兴了起来,“那就好那就好,只要有证据能证明你的清白,那朕必然秉公执法,绝无偏私!”

话音刚落,就听见殿外内侍通传,随即箫雁舟连同京畿司的刘大人,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几人一起走进了大殿,在看见凌风澈时,众人都表现得有些惊讶,刘大人自然是装的,还装的有些刻意,好在没人在意,而箫雁舟却是脸色铁青,隐在官服里的手紧紧扣住了掌心,这才勉强没露出马脚。

众人拜见圣上之后,成玄帝摆了摆手,开口道:“凌风澈向朕诉冤,称严州徐显并非其所杀,朕想听听诸位大臣对此事有何看法?”

说罢众人面面相觑,刘大人是凌风澈的上司自然不能第一个出头,免得旁人说他包庇,至于其余几人也是一时捉摸不透圣上的意思,只能静观其变。

刑部主管天下刑事,自然只能由他率先开口,“启禀陛下,此案之前发生在严州,我等并未在场,所以只能凭证据判断,箫雁舟箫大人却是当时在场之人,证人证据也都是经过箫大人之手采集评判的,所以不如先问问箫大人当时的情况再说。”

冯大人看着斯斯文文,但平日里断案心思缜密,在为人处世之道上也是圆滑,一口气便将矛头直指箫雁舟,将自己摘了个干净。

箫雁舟被架了出来,只能拱手回道:“启禀陛下,当日在严州微臣正在例行检查贡品上缴一事,午时接到客栈举报称,徐显徐知州死于客栈厢房,待到微臣抵达之时,只见现场门窗完好,屋内也没有打斗痕迹,徐知州就倒在厢房正中间的地上,旁边躺着昏迷不醒的凌大人,凌大人手中还握着杀死徐大人的匕首,微臣询问店家后得知当日此厢房内除了徐知州与凌大人出入之外,便再无旁人进出过,因此判定凌大人有杀害徐大人的嫌疑,将凌大人带回衙门审问之时,凌大人却说自己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了,因此微臣上书请求带人回京调查,不曾想凌大人会在半路逃走,不过如今凌大人既然已经回来了,有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便拿出来辩驳一番,如若证实可信,在下定当为当日之事向凌大人赔礼道歉。”

他说着横了凌风澈一眼,有些阴恻恻,这话说的巧妙,从头到尾他不过是秉公办理,也不曾断言凌风澈真的杀人,而是凌风澈自己说不清自己到底杀没杀人,而且他审讯和派人追杀都是在没有旁人看见时动的手,根本没办法举证,而他自己还在押解途中“畏罪而逃”,因此即便他箫雁舟之前判案有误,那也算不上什么大罪过,反而是凌风澈不清不楚还自己逃走,实在可疑。

这么快就已经开始给自己洗清嫌疑了?凌风澈在心里冷笑,但这也恰恰证明了箫雁舟这栽赃陷害后面还想杀人灭口的手段实在不算高明,可能他一开始想的便不是陷害他,在回京途中灭口才是他最想要达到的目的,可惜他千算万算没算到云未行他们会来冒险救他,如今计划失败,他只能将矛头指向凌风澈身上,这样即便凌风澈自证清白了,箫雁舟也不过是个误判之罪罢了,当真高明!

凌风澈在心里默默感慨箫雁舟脑筋倒是转得飞快,这么一会儿功夫就已经铺好了退路,一边便正经问道:“既然如此,那请问箫大人,如果我当时确实杀害了徐显徐知州,那为何我杀完人之后还不赶紧离开厢房,反而倒在徐知州旁边,等着被你们抓呢?”

此话一出,当场所有人也都开始议论起来,成玄帝也是第一次亲眼看人判案,也甚是新奇,便也跟着问道:“就是就是,箫爱卿,如若凌风澈真的杀了人,为何还会留在案发现场?而且你方才还说他当时是昏迷的状态,醒来也全然不记得自己做了什么,这又是怎么回事?”

箫雁舟拱手回道:“启禀陛下,微臣在案卷中曾提到微臣带人闯入客栈厢房之后曾闻到过一股甜香,是从厢房香炉中传出来的,我等也怀疑过其中香料有问题,但检查之后发现那些香灰确实有致幻,使人意识不清的功能,只不过我们到时香灰早已燃尽,没办法证明这香是何时使用,又是何时用完的。”

“那便也是证明了这香是在房间里用过了的喽!”刘大人突然跳出来反问道,他眼神凌厉,也不看箫雁舟的表情,扭头就冲圣上道:“陛下,按照大晟刑案列律,凡在案发现场所见所闻所感,皆为证据,这香灰出现在现场便是证明了徐显在约见凌捕头的时候对其使用了能使人意识模糊的迷香,以至于凌捕头昏迷之后对徐显的死并不知情,又或者说凌捕头很有可能是先中了徐显的圈套,徐显本意是想将正在调查失踪案并且已有线索的凌捕头迷晕之后,再痛下杀手,结果却不想被其他人摆了一道借刀杀人,先杀了徐显,然后再将杀人的罪名扣到已经昏迷不醒的凌捕头身上。”

刘大人一番推理,一下子便将案子引向另一个方向,箫雁舟看了一眼周围人的反应,似乎都有些迟疑,便赶紧道:“刘大人办案多年,所推理之事也不无道理,但……”

他故作为难地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成玄帝,成玄帝看了一眼垂眸不语的凌风澈,一时猜不透凌风澈到底在想些什么,便挥了一下手指,示意箫雁舟继续。

箫雁舟一躬身,然后站直了身板看向刘大人,继续道:“只是方才在下也说了,这香灰在厢房不假,可至于什么时候点的,什么时候灭的,我等皆不可知,若是凌捕头一进去就被迷香迷倒了,那他自然杀不了人,可若是杀了人之后才中了迷香,那不就是两种结果了吗?刘大人,这又当如何判决?”

此话一出,原本还有些相信凌风澈没杀人的大臣们便又纷纷犹豫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