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收工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第二天大清早,片场上又是脚步急促、人声嘈杂。看似一切依旧忙碌,却在某种难以名状的氛围中潜伏着波澜。
1
刚过上午九点,程今就被制片助理拦住:“程制片,临川基金的罗凯来电话了,说想了解最近三天的具体拍摄进度,并想要一份新的预算分配明细。”
程今停下脚步,指尖还夹着未喝完的咖啡:“又来?”
助理摊手:“看来昨晚的巡场他还不满足,基金那边或许想进一步明确烧钱的速度。”
程今神色淡了几分,从容吩咐:“你先把拍摄表和上一版财务汇总备好,我十分钟后给他回电。”
她目送助理匆匆离去,心里明白——投入持续加大,临川基金也怕踩坑,那边若看不到可控的拍摄节奏和阶段性成果,保不齐就会动摇。毕竟对手信曜影业声势正旺,此刻不敢掉以轻心。
她转身走向导演临时办公室,准备先确认这几天的拍摄内容再对外解释。路过化妆区,瞟见沈宴正低头翻着一本旧资料,面容疲倦却专注,仿佛沉浸在某种与现实脱节的思绪里。
2
当程今再度路过化妆区时,副导演段林追上来,小声道:“程制片,你看到沈宴了吗?他今早又在看那些卧底原型案例资料,连妆都没上好。”
程今一怔:“他怎么拿到这些资料的?”
“听说是他托朋友从警校老师那里借的,还有国内外经典卧底案例——沉迷得不行。”段林语气里透着担忧,“要是他能把状态带到镜头里当然好,但他这几天都没睡够,我怕再这样下去会出事。”
程今抿唇思考。她不想打断沈宴的创作热情,也得承认他对角色的热衷帮助整部戏质感上升。然而,他若真过度投入、身心出问题,项目也会被拖延。
“先让导演缓和一下拍摄节奏,别一下子把全部重头戏都塞给他。反正接下来两天有一些群戏可以先拍。”她抬眼望向段林,“你也多注意他的情绪。”
段林微显尴尬,却没违拗:“好,我知道了。”
正要离开时,却又回头补了一句:“程制片,现在剧组人都很看好他,万一他扛不住……”
程今没有回应,只是轻轻颔首。离开化妆区时,她步子不自觉加快:沈宴的状态,确实是双刃剑。观众若看到他这般全情投入,肯定会赞叹;可若毁了身体或精神失衡,那就是全面崩塌的开始。
3
上午十点整,程今回到制片办公室,与罗凯进行远程电话会议。
“程制片,听说你们又临时增添巷道扩建,预算超过预期?”罗凯在另一头,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窥探。
程今拿起整理好的报表,语气冷静:“是有追加,但并未失控。我们想拍出更好的中段戏,给予市场强烈卖点。”
“嗯,我们理解。不过,赵总让我询问,你们下一步计划如何加快进程?这么拍下去,后期宣发资金可能得缩减。”罗凯吐字很客气,却无异于警告。
程今切换电脑画面,一条条地讲述拍摄日程:“这几天我们会先把对白戏与部分群演场景拍完,把相对省时省力的部分赶在前面。等资金到位再做后续大场面。我们已经重新排了表,不会无限拖延。”
罗凯沉默几秒,才说:“好。我会把你的方案回报给赵总。如果一周内看不到实质成果,基金方恐怕会提出更多干预。”
他话音刚落,电话那端出现短暂杂音,像是有人在他耳边提醒什么。程今隐约听到“请保持警惕”之类的话,心里一沉:看来临川基金确实担心项目失控。
结束通话后,她倚在椅背上,闭上眼缓了口气。那所谓的更多干预,无疑是逼她交出更大话语权——若剧组再出问题,赵敏或许就会插手创作、甚至建议换掉部分团队。
4
就在程今揉着太阳穴时,门外传来敲门声。“程制片,我能进来吗?”
是编剧小井。她手里抱着几份剧本修订稿,神色纠结:“导演让我改一些卧底线里内心独白的段落,把警匪对决拍得更商业一些。但我……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写实一点。”
程今抬头,对这个年轻编剧的热忱已有所耳闻。小井从一开始就在努力让故事更真实、更有心灵冲击力,却屡屡与导演的市场需求相冲突。
“你是担心作品的深度被削弱?”程今示意她坐下,神色和蔼。
小井咬唇:“对。沈老师对角色的心理研究很深入,这原本是我们影片区别于普通警匪片的特点。但导演为了迎合一些爆点,想加入夸张戏码,减少沉重感。”
程今翻了翻稿件,里面有几段情节描述确实被大幅删改。“导演可能想让观众更轻松接受剧情,毕竟纯写实太压抑,票房风险高。”
小井眼圈泛红:“可这样一搞,我写的很多心理刻画都要删。那我们拍摄的初衷不就变味了?”
程今轻轻叹气。她何尝不知道一味商业会牺牲部分艺术深度?可剧组正焦头烂额地对付资本压力、进度危机,有人还希望通过更“热血”“爆燃”的片段吸睛。她自己也难以两全。
“你先把整合稿给我,我来和导演商量。我们可以保留一定的心理冲突段落,但要设计在合适的场景和节奏里,不会影响整体商业卖点。”
小井有些激动,忙点头:“谢谢!我真的不想让沈老师的用心白费,他其实跟我讨论过好多深入层面的东西……”
“嗯,我知道,”程今笑了笑,“你也别急,多做沟通。剧本是团队协作的事,导演并不是只想搞爆米花场面,他心里也有艺术追求。”
小井拭去眼角一点酸涩:“好,程制片,我再试试。”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程今感到又多了一份责任:要保障创作表达,也要让影片能在市场生存,这是她必须扛的十字架。
5
当天下午,一场并不算复杂的群演街景戏,却拍得磕磕绊绊。
导演嘶哑着嗓子喊“开始”,几十名群演在巷道里扮演市井路人,沈宴则扮作随时可能暴露的卧底,中途需要跑过某个摊贩区,借机转移注意力。结果在第二条时,一名群演撞到另一人的肩,竟大吵起来,骂声还延续到拍摄后。画面被搅乱,导演不得不重拍。
布景区混乱,现场有人嘀咕:“连续加班谁都受不了,火气大。”
老周也皱眉训斥场务:“都干嘛呢?看看,这巷子就这么大,别让群演乱撞好不好?”
副导演段林帮不上忙,只干瞪眼:“这帮群演领的钱少、干活多,能不给脸色吗……”
程今在场边看着,心中犯堵:人浮躁、戏不好拍,这正是内部疲态的征兆。她略做思考后,招呼监制,让其买些夜宵和加班补贴,尽量稳住士气。
沈宴在远处目睹这场街景闹剧,面色平静,却掩不住眉宇疲惫。他好几次想上前帮忙,但表演是本职,管理不是他该插手。导演也暗暗感到焦躁,此刻只能深呼吸调整情绪。
6
群演戏总算在深夜十一点多勉强收工。大家收拾道具,各自散去。
程今查看一圈后,又留在巷景里与副导演段林对对明日的拍摄流程。段林时不时翻看手机,神情若有所思。
“明天还要拍衔接戏,对接到那场大动作段落。最好别出岔子。”程今边说边记笔记。
段林敷衍地点头:“知道了。但你能保证吗?你看看这阵子,什么都不顺。”
程今一听出他话里带刺,也不想多争,只道:“先做好手头事,实在不行,再逐条排查。”说罢她收好资料,“我去巡巡道具。”
她转身刚走几步,似乎听见段林在背后低声咕哝:“又不是你受累,你只会坐在上头指挥……”语气里尽是怨气。
程今心头微沉,却没停下脚步。自从抓出前一任财务主管的黑手后,剧组看似团结,但彼此疲惫和矛盾也在滋长。
“罢了,目前先不和他正面冲突,我还得保住拍摄进展。”她自语。暗流早已浮动,若处理不当,团队内讧只会让对手趁虚而入。
7
夜更深,片场走得只剩老周和几名场务做清扫,一辆辆设备车驶离。程今刚走到办公区门口,忽然看到沈宴一个人坐在昏暗的走廊椅上,手里依旧捧着那堆卧底资料。
“你还没回去?”她微皱眉。
沈宴抬头,眼神里布满血丝:“想再看看这些案子,我总觉得能找着角色新的灵感。”
程今走近,轻轻按住资料:“你这状态,不先睡一觉?”
他沉默片刻,低声回答:“睡不着,脑子停不下来。”
她心里微微抽动:他过度沉浸在角色思维里,连真实生活都有些脱节。一旦戏中与戏外的界限不清,人很容易崩溃。
“导演后天要拍你的一场关键对峙,你这样下去,到时真跑不动了。”她试图用工作说服他。
沈宴神情松了松,却仍执拗:“我会调节,只是偶尔睡不着。你不用担心。”
程今注视他几秒,没再多说,转而将一瓶矿泉水递给他。“那就少看一会儿,早点回酒店休息,别让我看到你继续通宵。”
沈宴接过水,疲惫的脸上闪过一点复杂神色:“好。”
8
正当程今准备送沈宴出门,公关负责人唐夕来了电话:“程制片,有家媒体想来探班采访,给我们个版面做先期宣传。不过他们似乎收到消息,说我们剧组管理混乱,人心浮动,不知对你是否有影响。”
程今头痛地捏了捏眉心:“要是此时探班,只怕让他们看到杂乱的一面,反而抹黑了自己。”
唐夕思考片刻:“不一定。若能把片场呈现出‘热火朝天但井然有序’的效果,也许能扭转外界传言。但这就需要我们事先有把握,控制好采访流程。”
“控制好?我们连内部都还乱得一团。”程今叹气,“先让他们等两天吧,我得把巷道拍摄阶段收尾,再选个整洁的时段给他们看。”
唐夕想了想:“行,那我就先压着,但你得尽快行动。这种媒体机会也很难得,能缓解外界对咱们资金和进度的质疑。”
“我明白,你先稳住。”程今挂电话后,对沈宴无奈苦笑。
沈宴捏着纸杯,默默点头:“嗯……有什么需要我配合宣传的,你可以说。”
9
挂掉电话,程今看着时间已近凌晨三点,极度劳累侵袭全身。楼道昏暗,只有一盏保安巡逻灯映照地面。
沈宴走在她身边,脚步放得很轻,仿佛担心打破了这片刻安宁。两人一前一后走到门口,外面雾气笼罩,没有人说话,只有一丝凉风拂过。
片刻后,她抬眼说:“你先回去,记得休息。”
他轻声“嗯”了一下,似要再说什么,最终只是点头,上了副导演专车。车灯闪起,缓缓驶出。
程今独自站在门口,仰头看到夜空中云层翻滚,星光黯淡。
暗流已浮出水面,每个人都在面对自己的难题。
缓了几秒,她拿出手机拨通制片助理的号码:“尽快把新的财务数据和拍摄进度表做成报告,明天一早给我,我要进一步和罗凯那边解释。还有,通知导演,咱们巷战主体拍完后,先优先处理室内戏,别再夜里通宵消耗……”
一连串指令下达完,她才真正离开。
——这个夜晚,没有人真正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