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基地原本作为新人类时代最耀眼的代表,此刻却被推向混乱边缘。
在第一波宇宙潮汐灾害来临之前,整个基地响应最高级别的应灾对策,分布在基地四个方位的引力发动机被启用。
但谁都知道,这是一场豪赌。
要么是宇宙潮汐提前结束,要么是基地资源耗尽。
这几周,每逢日出之时,大部分建筑都可能面临倾斜甚至坍塌的局面。边缘区域被引力撕扯着,有些甚至直接脱离中央基地,变成流浪带。
而3级以上的宇宙潮汐不仅仅带来引力灾害,也会引发空间微妙扭曲。能源网络、通讯和传输系统都受到影响。直到日落,整个中央基地才会慢慢恢复正常,而焦灼的人心却无法得到片刻安宁。
无论科技和文名如何进展,如影随形的宇宙潮汐时刻提醒着,人类始终如同漂浮在浩渺之中的孤岛,随时都会被卷入暗流之中。
虽然官方进行了交通管制,但每当夜晚降临,边缘区的难民还是会一股脑往主城区冲。地面道路运输变得拥挤、困难,空中运输变得炙手可热。
——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飞行器却不容许随意航行。
这一规则到此时才显露出前瞻性。
有不少难民会借由快递运输,藏进运输箱。泰瑞速通最大的中转区,所有货品都要人工验收,物品检测仪都要干冒烟了。
这次宇宙潮汐会侵害多长时间,还没有机构能跳出来预演结果。
而在泰瑞速通的高层会议上,众人在探讨未来计划。林泽作为名誉股东出席,提出抓住机会,提前建立星域外航线。
查易修在M2总部,只能远程参与决议:“泰瑞速通在星域内的路线才刚刚打通,如今的局面,着力于本土物流是不是更稳妥?”
这也是大部分参会人的想法。
林禹:“阿泽,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小道消息?”
毕竟也是事关整个公司的生死存亡,林泽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
“这次的宇宙潮汐灾害来势汹汹,如果有一天不得不逃离,我希望新的星域外航线,是我们最后的退路。”
“有这么严重吗?”查丽喃喃道。
没想到,又过了一周,中央基地城中心也出现了巨大裂缝。同时,核心议会声称为了减轻基地压力,发布新的移民计划。
——第一批将运送一万人前往M112星域。
“把人运到半开发的M112号星域?送去挖矿?这不是开玩笑吗。”
“可我听说,那里是近几百年来最适合移民的星域。”
“专家的话,你也敢信?”
“可是交通中心把星际穿梭点也关了,要么只能在中央基地待着,要么只能报名移民。”
“啊?”
……
此时,泰瑞速通的众人也不再犹豫,完成堆积的物流订单的同时,抽出人力准备筹备工作。现在这中情况下,申请使用穿梭点是不可能了,最大的难题落到了林泽头上。
与其和S1研究所合作,不如他自己大干一场。
林泽抽了空,前往445街区。
泰瑞速通门口坐满了被扫地出门的难民。夜色已暗,曾经的广场变得杂乱无章,有些建筑一半埋在地下,另一半则悬挂在空中,令人不安。
脚下的裂缝深处时不时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味。
严格来说,445街区地理位置上已经完全脱离中央基地,但一直靠着神秘力量,始终没有变成流浪带。当然在这一次潮汐灾害中,也属于安全区。
一部分有门路的难民也会选择来这里,毕竟有钱就可以。
林泽推开原野酒吧的大门,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挤到吧台。
眼尖的文森特随即驱走了一位客人。
“文森特,有点事咨询你。”林泽扫了一眼吧台上的酒水单,价格翻了整整一倍。
要不是他本人也是股东之一,就直接去物价局举报了。
文森特听后马上两眼放光:“是个好主意…………我有个老朋友,他对445街区非常了解……不过他最近也遇上了麻烦,不知道能不能抽出空来帮忙。”
“地点报给我。”
亚思域者身份同样隐秘,他们虽然能操控固定思域,但却无法随意移动。这次的接触机会可遇不可求,说不定能探究出445街区的秘密。
可没想到,给林泽开门的是老熟人。
“老白?”
老白倒是不怎么惊讶:“进来吧。”
对方的态度不咸不淡,根本不像文森特说的那般火烧眉毛。
林泽:“这是你家吗?我还以为你就住在上次到访的地下诊所呢。”
“你的问题真多。”老白笑了一下,端了一杯黑乎乎的饮料,“尝尝吧。”
杯子擦得很干净,不过这不是问题。
“你平时就喜欢在圆烧杯里喝水吗?”
不仅如此,林泽环顾一圈,小小的客厅里沿墙摆放着3张长桌,上面都是些瓶瓶罐罐,但都收拾得很整齐,偶尔能见到几张揉成一团的纸团。
老白也给自己倒了一杯:“习惯了,家里瓶子太多,不拿用就浪费了。”
林泽:?
明明也可以少买一点。
林泽到访后,便开门见山地问,445街区没有被潮汐引力卷走的方法。
老白态度诚恳,却不肯相帮:“我听文森特说过,你是他的救命恩人。但关于445街区的秘密,只能由我带进棺材里。”
林泽料到如此,展开思域,原野突破原本狭小低矮的房间,在眼前无限铺展开。
老白踩在松软的土地上,五感皆通,最令他称奇不已的还是,这处思域还会移动。
“你……到底是谁?我所认识的亚思域者中,没有人能做到你这种地步。”
林泽叹了口气,灌下一口烈酒:“我这次来,也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老白沉思片刻,最终开了话匣子。
他原本是方舟研究所的研究员,因为忍受不了屡屡失败的实验生活,离职后回到了旧居445街区。
离开研究所之前,为了留点念想,他鬼使神差地带走了一个小生态缸。
老白:“没过半年,宇宙潮汐降临,比灾害防控局预测的时间早了整整两年。”
林泽自然是听说过,中央基地遭受引力剥离,损失了四分之一领地。在那场无比惨烈的引力侵袭中,失踪人口统计有十万多。
445街区也是在那时候和中央基地分离的,但始终没有被引力冲散,灾害过后,由此声名鹊起。
老白:“那一夜,整个地面都在震动,地底之下传来轰鸣声。我逃到巷子里,夜空中明明挂着一轮下弦月,但突然被撕开一个口子,彩色诡异的激光带涌动起来。”
“一时之间,尖叫声、哭喊声都停止了;人们看着中央基地逐渐远去,跪倒在地上相互拥抱着,作最后的告别。”
“那一刻,我真的以为日子活到头了。没想到5分钟后,引力紊乱带来的失重感消失了。”
“我们就像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明明眼前的中央基地还在剥离,建筑和高楼不断倒塌。但445街区的灾难却提前结束了。”
说到这,老白的眼神炯炯,仿佛回到了那个惊人的夜晚。
“你可以理解为,445街区已经自成体系,像其他M2、M3星域一样,只不过小得多,也非常靠近中央基地。所以人们还是将它看成中央基地的一部分。”
“这倒是和我在YG082号基地看到的时间湍流差不多,几乎算是一段平行时空。”
“时间湍流?”老白被这种说法吸引,“等等,你去过YG082号基地?它真的存在?”
林泽又简单介绍了一段。
老白听得又惊又喜:“S1研究所一直在研究思域者,其实它的前身是「思域技术」,我们也称之为方舟计划。”
几百年前,早在宇宙大撕裂预测前,人们模拟了上千种方案模型,但是没有一种可行——即便携带人类文明火种,乘坐飞船进行空间迁徙,物理意义上始终逃不出这个宇宙。
直到有研究者提出,人的大脑有无限潜力和未开发的区域,如果将人类文明转化成数据语言,载入人的大脑,在另一种空间尺度内,文明还在延续。
就这样,不服输的先人两手准备,一方面实行方舟计划,另一方面依旧打造了上千个避难基地。
林泽听到这,全都懂了。
“这便是YG082号基地的历史背景。”
幸运的是,结果出现了偏差,真的有避难基地在宇宙大撕裂中幸存,只不过长期收到潮汐引力影响,被瓦解是早晚的事。而另一个思域文明,就像黑盒里的猫,始终无法观测到。
几百年里,研究员们没有放弃,方舟研究所始终传承了下来。
老白将圆烧瓶里的酒一饮而尽:“沈渊博士虽然非常年轻,但他的想法更加大胆。我一直记得他说过,「如果生物有进化方向,那环境区域也可能会产生意识。」”
“就在其他博士研究员在各种生物身上,寻找思域被观测的可能性时,他反其道行之。在沈渊博士的实验区内,常年摆放着一处生态箱,里面什么生物都没有养,只进行观测。对了,当时黎朔署长还在工程总局任职,隔三差五也会去参观。”
“不过沈渊博士在其他方向上的研究颇有造诣,所以这点小插曲,不至于有人觉得他疯了,只会称之为「科学家的浪漫」。”
“事实证明,我当年带走的生态箱,正是「思域技术」的成果,它救下了当年的445街区。
“跟我来。”
老白做好了心理准备,提着电子灯,走向房间的另一站门。外面是一条幽暗的旋转楼梯,不足以被电子灯照亮,但他每一步都走得十分笃定,像是走过千千万万次。
一直向下三层,空气里的霉味并不好闻,林泽忍不住咳嗽起来。
终于两人面前又出现了一扇门。明明光源不足,却很容易看出这是一扇白色门,并且门上没有阴影。
“到了。”老白率先踏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