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天工新志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天晚上,谢娘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安心,夜里迷迷糊糊睡着,却又不甚踏实。听着外面的钟声,谢娘脑袋昏昏沉沉地,却再也睡不住,忙起来换衣服。冯莹儿也迷迷瞪瞪,起来帮谢娘梳妆,看样子,她也一夜难眠。

谢娘梳好发髻,就匆匆忙忙前去小厨房,秋日的早晨还有些冷,谢娘忍不住打颤,却又叹,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原来已经这么久了?外面早已是秋叶枯黄,过不了多久,就会入冬,那时平民百姓就更难过了……进入小厨房,嬷嬷已经在烧火了,烧火嬷嬷的身形有些佝偻,听小厨房的嬷嬷说,昨晚那两个瓷罐送过来,已经差不多空了。谢娘有些隐隐得意,看来,她的手艺也没那么差嘛!冯莹儿脸色依然不佳,胭脂都盖不住惨白,谢娘拉着她小声道,“别怕,有事我担着!”

两人从小厨房绕过回廊,那边曹后正送了今上出来,看样子是要上朝。今日真是奇了,曹后身着银白荷花团纹褙子,底下是朱红罗裙,发间只簪一支金石榴钗,一支红色绢花,倒比平日明艳许多。也不知今上跟曹后说了什么,曹后微微垂眸行礼,颊上泛红,竟像小女儿的神态。今上笑着乘上轿撵,曹后往向那边时竟有两分怅然。

谢娘还在那边望着,曹后的目光就移了过来,瞬间变得严厉,又恢复了中宫的威严。谢娘只好灰溜溜地跟着进了正殿。心里不免一阵阵忐忑。

可曹后并不说什么,只叫谢娘站着,看完账目,又同任守忠安排几件事,就是不曾望向谢娘那边。谢娘心中又担心,可又止不住走神。“曹谢,你可知错?”曹后的声音冷不丁的响起,倒是惊得谢娘心跳如雷。谢娘行了一礼,低声道,“曹谢知错。”“错在哪里?”曹后的声音冷得似不带一丝感情,莫名让人发怵。

“曹谢昨日莽撞,如有万一,就是将整个曹家放在火上烤,断了翁翁的退路……”谢娘垂着眼眸,心绪也沉重许多。“你还知道错了!”曹后有些生气,“你学了那么多年的道理,就是为了这样莽撞?昨日幸好是在坤宁殿,若是有旁人,你想过如何收场?现在即便无事,日后传出去,你又想过如何解困?”

“曹谢知错!”谢娘也来了脾气,行一大礼,跪在地板上,眼眸却直直望向曹后,“可若是重来一遍,曹谢还会这么做!”

“不错,蜂蜡、碳火、瓷罐都要钱,可是没有罐头,百姓就不用蜂蜡、碳火和瓷罐了?娘娘,曹谢知道娘娘担心曹家,可是,每年冬季,菜价飞涨,百姓只有一两样蔬菜可吃,甚至深冬时,甚至许多百姓日日咸菜,甚至连野草都没有,吃到几乎目盲!难道百姓就该承受这些?即便加上蜂蜡、碳火和瓷罐这些成本,也比冬日里的昂贵的蔬菜更便宜一点,只要百姓能多吃一点蔬果,身体就能好一点,冬春时疫也会减少许多!更何况,瓷瓶上的蜂蜡、瓷瓶也是百姓可以反复利用的东西,并非欺诈百姓额外付钱!当可以规模化生产罐头时,百姓需要负担的,并没有娘娘和官家想象的那么多!”

曹后眼眸微垂,她本以为谢娘只是任性胡闹,没想到竟然想得这么远,倒是自己小看她了!曹后俯下身去拉谢娘,可谢娘却像是来了气,曹后有些无奈地跪坐在她身边,双手握住谢娘的手臂,微笑着柔声劝道,“好了,是我小看你了!”谢娘也不好意思继续闹脾气,跟着起身,微微低头调整呼吸,目光瞥到另一边去。曹后拉着谢娘慢慢往出走,笑意明朗许多,“你确实长大了,能想到天下百姓!”

“只是,看起来很好的事,想去做好却没那么容易,无论是卖瓷器的商人、卖蜂蜡的商人、还是会做这些的酒楼,哪个不想加价?一旦这法子兴起,你怎么确定收益的是百姓,而非有人趁机谋利?”曹后说着,目光又落到谢娘身上,目光灼灼,“当一件事有很多人参与时,那么问题就不在于你提出的方法本身。”谢娘也跟着思路,此话确实不假,若是有奸商趁机哄抬物价,反倒会害了百姓。

“那些…‘罐头’…你还有吗?”曹后又笑问谢娘,谢娘有些反应不过来,只轻轻点头,“还有十多罐。”“那再送我几罐可好?”曹后笑意愈柔,“说不定有人能解决参与这些事的人!”谢娘心里燃起希望,拉着曹后去了小地窖的最深处,一边放着窖藏的蔬菜,另一边的小架子上是谢娘的罐头。

谢娘将那些指给曹后看,“窖藏蔬菜不是不行,可萝卜会脱水,许多蔬菜压旧了会烂,小灶加热浪费燃料,反而大锅灶做罐头可以节省燃料。”曹后挑了四罐,让秀娘装好,又转头让缳儿取了一袋银钱。末了,曹后又轻声嘱咐,“你年纪尚小,又还未婚嫁,这样冒进对你不是好事!以后万万不可像昨日那样!”谢娘心里生了那么一点歉疚,轻轻点头,“以后不会了……”曹后这才像放下心,又带谢娘一起去练字。

早朝刚下,今上就带着三司使晏殊、右司谏韩琦去了福宁殿,让镣子将重新加热煮好的两罐罐头拿来。韩琦看了一眼瓷罐下面的红纸,有些粗糙,倒像是民间物什,写的日期是八月十二和八月十六。“稚圭,晏先生,不若先尝尝?”今上笑得和煦,看目光中有些玩味。韩琦有些惊异,晏殊不动声色,两人用银筷分别尝了尝,眉头都慢慢舒展开来。

韩琦忍不住问,“官家,这些当真储存进一月?最多能储存多久?”说罢,他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起身行礼,“琦唐突了……”晏殊亦拱手行礼,“官家既让臣等来看,必然已有想法,以臣愚见,此法不仅可用于民间,亦可用于西军守备!”今上大笑,“好,如此,二位便再各拿一罐,回去好好想,如何?”

二人再度起身行礼,摩挲着有些瑕疵的瓷瓶,和瓷瓶上记录时间的红纸带,心中不免思绪万千。而今上望着外面随风飘摇的落叶,心绪也跟着飘飞,这是个好法子,但是能走多远,还很难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