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
消极后果:
1、导致资源浪费
2、阻碍技术的进步
3、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以私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68-170)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p170-174)
马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马劳动价值轮揭示了私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马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2)深化马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资经制的本质(p174-199)
资经制的产生
(1)前资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
(2)资生产关系的产生
(3)资的原始积累
(4)资生产方式的确立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资本(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
资所有制
(1)资所有制的含义
(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资方所有的一种私制形式)
(2)资所有制的本质(基于劳动者完全的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平等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生产方式的绝对旋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是在资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