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片都是绿油油的菜叶子,你说的能解决百姓肚子的东西呢?”
依旧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田地,以及熟悉的人。
苏依尔一身农夫打扮,短衫右衽,麻制的长袖,不过膝的裤子,以及头顶戴着的一顶草帽。
康熙原是坐在教室里看书,想着还能不能再找出一些东西来,用以解决民生问题,只是东西确有,可制作的过程以及所需的材料在当下并不能找到,康熙有些泄气,面无表情翻着眼前的书,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
这时候,苏依尔匆匆忙忙走了进来,带着一股风,以及脸上熟悉的笑意。
“快来,我的番薯成熟了。”
康熙一听,霍然起身,忙跟着苏依尔的身后往前头的试验田走去,康熙比苏依尔高大,脚步自然迈得大了些,苏依尔跟着后头小跑才跟上了康熙。
身后一个人抓住自己的衣袖,康熙停下脚步,转过身疑惑地看着苏依尔“怎么了?”
苏依尔轻轻喘了口气,带着撒娇的语气道:“你能不能体谅下我的脚步啊,人高马大的黄三哥。”
康熙无奈了,只好慢下步伐等着苏依尔跟上自己。
自二人在皇宫之中见过面后,康熙不愿二人关系恢复成原先的君臣关系,使用了小手段要苏依尔答应在没人的时候,也叫自己三哥。这种皇帝自己要换称呼的事,苏依尔自然无不应允。
等两人来到实验田后,只见大块的田地上种着绿油油的青菜,偌大的菜叶子在清风中愉快地招展着自己的叶子,似在与清风共舞。
只是反复看了好几次都是菜叶子,不见所谓番薯的康熙疑惑了,他看向苏依尔,皱着眉头,“你不会骗人吧?”
苏依尔登时瞪大双眸,叉着腰,仰着头,帽子都掉到了背后,忿忿不平道:“学问不好就要多读书。起开。”
说着,苏依尔拿着小锄头下到田中,康熙也跟在苏依尔的身后,只见苏依尔挥锹朝着田中挖了几下后,一个个番薯就露出脸来。
康熙看向一旁的框里,有的黄,有的红看着颜色不一,只不知内里如何。
苏依尔利落地拿出小刀,刷刷几下,外头黄色的皮便被削掉,露出里面橙黄的果肉,隐约还有白色的浆在表面渗出。
苏依尔满意地看着手中的番薯,对康熙说:“你可别瞧着他普通,在遥远的一个时代,甚至有一造番薯半年粮的说法。这家伙呀,适应力强,产量特别高。”
说到关于民生的东西,康熙的脸色郑重了不少,他面露探寻的神情,迫切开口:“亩产能有多少?”
苏依尔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大概有五千左右吧。但是,会受到环境,气候的影响。番薯是一种非常好种的粮食,而且能做多种美食呢。”
然而苏依尔后面的话,康熙没有注意听,只听到亩产有五千的数值后,整个人都处于震惊、惊喜交加之中。如今的清朝,才刚入关没有多少年,民间对爱新觉罗的统治其实还是有声音,更不提藏在百姓之中那些反清复明的人士。
可康熙也知道,百姓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若是朝廷让他们吃饱饭,穿好衣服,与前朝相比,如今生活更好的话,这将是堵住这些人的嘴的最好的法子。因此,康熙想到这里,满脸惊喜地看着苏依尔,忍不住上前抱起苏依尔转了个圈。
尚在懵圈状态的苏依尔被康熙突如其来的举动搞得一头雾水,等康熙停下手里的动作,苏依尔才缓缓看向激动的康熙,“你怎么了?”
“好苏依尔,你快告诉我,这东西,大清境内可有?”
康熙这急迫的神情,苏依尔了然了,她沉吟一番后开口道:“应该是有的,你派人去福建那些地方找一找。不过最好是暗地里。”
苏依尔这番提醒后,康熙自然也慢慢冷静下来,“这事我会的。好苏依尔,若是此事成了你可是大清的功臣啊。你说,我要给你什么赏赐比较好?”
“那你便答应我一个要求?”苏依尔试探着开口。
晨曦微露,外头李德全弯着腰来到康熙的床前,轻声说:“万岁爷,该醒醒了,早朝时间到了。”
康熙正沉浸在美梦之中,乍一听李德全的声音,有些恍惚,睁开眼看见明黄的帐顶,这才回过神来,又忽然想起梦中苏依尔所言的番薯,很快从床上起来,“宣纳兰性德来御书房见朕。”
宫女们此时鱼贯而入,端着水盆、面巾等物,伺候康熙洗漱,康熙这话才出,李德全一愣,斟酌着开口,“万岁爷,这,早朝时间要到了。”
康熙一愣,才恍然觉得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便道:“早朝后来找朕。”
自康熙亲政后,前又有打三番的政绩在,如今早朝之中,这些个大臣已经不似之前那样在心底里觉得这皇帝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如今康熙积威愈重,早朝之中自然按部就班,一如之前。
才一下朝,纳兰性德已经候在御书房了,康熙将自己在梦中见到的关于番薯的样子,习性等告诉纳兰性德,又细细描绘了一张样子后,便嘱咐纳兰性德去一趟福建等地。
“这种粮食自明朝传入我国,只是之前并不引起重视,便是可以增产,可也在当地不外传,你此番出去,不用以钦差身份,只是暗访,只为带回番薯,不要引起当地的动乱。”
纳兰性德一听,自然懂得了康熙的未尽之语,只是不知康熙从何处得知这类信息,有心想问,可踟蹰片刻,不敢开口,只领命。解决了这件事,康熙心情大好,邀请纳兰性德对弈。
纳兰性德看着桌上的黑子孤立无援,而白子已经要慢慢赢过黑子,两指中间的那枚白子有些无从下手,他微微抬头看了眼对面的康熙,对方似乎心情很好,对棋盘上的局势并不以为意,纳兰性德这才干脆落子。
一炷香的功夫后,棋盘上白子已然呈现一片倒的赢面。
康熙悠悠放下手里的黑子,上好的云子棋子落入盘中,身旁伺候的李德全已经沏好了西湖龙井,掀开茶盖,淡淡清香直扑鼻腔。
“皇上今日心情甚好。”
“你说为君者,如何才算是名留青史?”说完,不待纳兰性德回答,康熙又说,“今日,我曾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朕曾问过一位友人,她说百姓所求吃饱穿暖,若是能做到这样,那便算是明君。”
纳兰性德一听,便道“此为大善。”
“那么寻找红薯便靠容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