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韩剧安娜——另一种选择 > 第54章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第54章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2008年1月,首尔,三星家族核心私邸,松庵。

晚宴。

水晶吊灯折射出冰冷而昂贵的光泽,与骨瓷餐具、鎏金器皿交相辉映,空气中弥漫着顶级韩牛与松露的浓郁香气。席间坐满了三星帝国的核心成员:李在镕副会长面沉如水,金在宇夫妇眼神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其他旁支长辈亦如精密零件般沉默。安娜坐在金韩载身侧,穿着一身剪裁近乎隐形的 Brunello Cucinelli 羊绒连衣裙,淡如薄雾的珍珠项链是唯一装饰。她优雅地切割着盘中的牛肉,姿态从容,与这权力殿堂的氛围完美融合,仿佛天生就该属于这里。

金韩载正低声向李在镕汇报国会推动的新福利法案进展,气氛因政策阻力而略显沉闷。突然,餐厅厚重的紫檀木门被极其突兀地撞开!

金韩载的首席助理金泰浩(Kim Taeho)——素来以冷静缜密著称——此刻竟满脸涨红,头发微乱,平日紧系的一丝不苟的领带也歪斜着。他无视了管家警告的目光,大口喘着气,目光焦急而狂喜地越过长桌,死死钉在安娜身上,手里紧攥着一部屏幕亮得刺眼的平板。

“议…议员!安娜教授!”泰浩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变调,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刻板。

餐桌上刀叉的叮当声瞬间消失。金韩载的眉头拧成川字,那份被打断的不悦几乎化为实质的冰棱。他放下酒杯,瓷杯底与桌面碰撞的轻响在死寂中显得格外沉重,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薄怒:“金室长!失态至极!三星家族的餐桌前,什么天大的事情能让你如此目无尊长、慌慌张张冲进来?成何体统!”他的斥责如同冷锋过境。

金泰浩浑身一颤,却丝毫没有被斥责的恐惧冲淡脸上的狂喜。他猛地一躬到底,几乎是用吼出来的:“议、议员!安娜教授因为《燃烧》(Burning)!她刚刚……被正式公布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Nominee)了!”

死寂!

松庵仿佛瞬间被真空吞噬了所有声音。李在镕端在唇边的清酒杯定格在空中,金在宇夹着的半块韩牛“哒”一声掉回盘中,李淑子捂住嘴,眼中是纯粹的不可置信。

下一秒,几乎是本能反应,桌上所有拥有智能手机的三星成员——无论是手握万亿资本的掌门人还是深居简出的女眷——都不约而同地、带着一种近乎失态的速度解锁了屏幕。手指在昂贵冷冽的玻璃屏上快速滑动,无声的风暴在每个人的眼瞳深处炸开!

屏幕的光亮映照着一张张震惊到失语的面孔。各大国际通讯社(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的“突发新闻”弹窗如同雪崩般刷屏:

[Breaking] South Korean Novelist Anna Lee’s ‘Burning’ Nominated for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Urgent] Explosive Impact: Anna Lee on the Nobel Shortlist!

[Sensational] History in the Making? ‘Burning’ Ignites Nobel Fever!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各大新闻内文充斥着前所未有的赞誉:

“……超越国界的杰作……在战火与殖民的沉重背景下,以父爱为烛火,照亮了人类苦难中的尊严与救赎……”

“……安娜·李用手术刀般的精准与诗人般的悲悯,将个体命运嵌入宏大的历史齿轮……韩国乃至亚洲文学划时代的成就!”

“……最年轻的提名者之一……自川端康成之后,亚洲文学最强冲击波!”

金韩载看着新闻,身体僵直,看向安娜的眼神充满了巨大的、近乎窒息的震撼,随之转化为汹涌澎湃的自豪!他的手在桌下猛地握住了安娜冰凉的手,力道大得惊人。

整个三星家族核心层陷入了集体失语。

金钱可以筑起摩天大楼,可以垄断市场,可以左右政坛,甚至可以购买尖端武器和宇航科技。

但是,诺贝尔文学奖——这象征着人类智慧与精神探索的最高桂冠之一! 它所代表的,是超越物质、穿透时光、刻录在人类文明基因图谱中的永恒荣光!哪怕仅仅是一个“提名”(Nominee),安娜·李的名字,也已经从首尔江南、从三星的报表中冉冉升起,永恒地镌刻在了人类精神文明殿堂的某一块基石之上!她是活着的纪念碑!这份价值,早已超出了他们能衡量的任何范畴。

安娜感受到手中金韩载传来的巨大力量,感受到餐桌上所有目光汇聚的沉重灼热。她轻轻抬眼,脸上没有任何狂喜、失态或者刻意的谦逊,只有一种经过千锤百炼的、深海般的平静。她甚至没有去看手机屏幕上的狂欢风暴,只是对金泰浩微微颔首,声音清晰而稳定:“辛苦了,泰浩室长。具体提名文件和后续跟进,稍后送到我的书房。”

她表现得如此平静,以至于在座的三星成员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惊涛骇浪——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她的舞台早已不局限于这个餐桌、这个家族,甚至不局限于这个国度。

诺贝尔奖提名的核爆效应瞬间点燃了全球。

首尔的电话被打爆,来自斯德哥尔摩、伦敦、巴黎、纽约、东京的媒体邀约如同世界范围内的雪崩。首尔大学文学系的走廊被记者们挤得水泄不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