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紧张的项目攻坚和北方漫长的极夜中流淌。许知微和凌霜的关系,在共同经历风暴、极光和深夜袒露心事后,进入了一种水到渠成的亲密状态。
凌霜成了许知微在基地生活的“万能指南”和“活力源泉”。
她知道许知微胃不好,会提前去食堂打好温热的粥,放在她工位上。
她记得许知微怕冷,总能在许知微冻得指尖发白时,“变”出暖宝宝塞进她手里。
她发现许知微喜欢在极度专注时无意识咬笔头,于是网购了一大盒不同口味的安全可食用笔帽(柠檬味是许知微的最爱)。
她甚至摸清了许知微的作息低谷,总能在她最疲惫时,拉着她去“摸鱼圣地”锅炉房,分享私藏的家乡肉脯,讲些无厘头的笑话逗她笑。
许知微则成了凌霜技术道路上的“定海神针”和“安全感来源”。
凌霜遇到再刁钻的技术难题,只要许知微在她身边,哪怕只是沉默地坐在旁边看书,她都能静下心来找到突破口。许知微的存在本身,对她就是一种安定的力量。
许知微会耐心解答她每一个技术疑问,从不敷衍,甚至能引导她发现更深层的逻辑。
在一次模拟推演对抗中,凌霜负责的模块被甲方专家尖锐质疑,她紧张得手心出汗。许知微平静地接过话头,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阐述了设计思路,不仅化解了质疑,还赢得了专家的认可。那一刻,凌霜看着许知微沉静自信的侧脸,只觉得无比安心和骄傲。
深夜加班回宿舍,黑暗漫长的走廊不再令人恐惧,因为身边总有许知微沉稳的脚步声相伴。
她们习惯了彼此的存在。
食堂吃饭,凌霜会自然而然地把许知微爱吃的菜拨到她盘子里。
去实验室的路上,凌霜会习惯性地挽住许知微的胳膊,将半个身子的重量靠过去,美其名曰“省力保暖”。
许知微会在凌霜熬夜调试时,默默泡好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放在她手边。
她们共享耳机,在深夜的机房循环播放一张舒缓的钢琴曲专辑(凌霜发现许知微喜欢听)。
凌霜的宿舍里,多了一套许知微常用的洗漱用品;许知微的抽屉里,塞满了凌霜投喂的各种小零食。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冰封世界,她们互相填补着生活的缝隙,也温暖着彼此孤独的灵魂。凌霜的活泼驱散了许知微的沉郁,许知微的沉稳安抚了凌霜偶尔的毛躁。她们像两株在严寒中互相依偎取暖的植物,不知不觉间,根系早已缠绕在一起。
有时,结束一天工作,两人挤在凌霜宿舍那张小小的单人沙发上,裹着同一条毯子,分享着同一副耳机看电影(基地局域网有少量娱乐资源)。屏幕上光影流转,毯子下是彼此传递的体温。凌霜看着看着就会歪头靠在许知微肩上睡着,呼吸均匀。许知微会小心地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然后静静地看着屏幕上跳跃的光影,感受着肩头的重量和温暖。
那一刻,外面是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是呼啸的北风,是漫长无边的黑夜。但在这个小小的、堆满了零食袋和电子设备的空间里,却弥漫着一种奇异的、名为“家”的温暖错觉。
许知微低头看着凌霜熟睡中毫无防备的侧脸,心中那片荒芜的冻土,似乎被这持续不断的暖意,滋养出了柔嫩的新芽。她开始贪恋这份温暖,这份简单,这份在绝对孤寂中意外收获的依靠。凌霜的存在,像基地窗外偶尔穿透厚重云层的稀薄阳光,虽然不足以融化整个冰原,却足以照亮她心底那方小小的、正在缓慢复苏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