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破晓黎明 > 第11章 11

第11章 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2年的第一天,一如往常但又感觉不一样。

清晨起床,成璘的心中依旧延续着昨日的喜悦,难得洗漱的时候哼着小曲儿。母亲有些惊讶,浅浅微笑,自从成璘晕倒之后,还是第一次看她这么高兴,不免心中跟着开心起来。

“今天的作业会早点写完吗?”吃饭时,母亲试探地询问。

“应该吧,你有什么安排吗?”成璘看向自己的母亲。

母亲咬着咸菜,笑着说:“我哪有什么安排,你爸这几天挣了钱,高兴,说是请咱俩吃饭。”

成璘点点头,尽管这不像父亲的作风,但还是在心中对亲情多出几分期待,“那我快点写,几点去?”

“你写完就去店里吧,等不忙了就去。”

“好。”成璘更加开心,新的一年果然有新的改变。

下午三点多,她骑着自行车,慢慢走在去找母亲的路上。

前世她很少走从家到店这条路,所以路上的一切都稍显陌生。

她会穿过一片树林,环境清幽,没什么人,只有几只受惊的鸟拍打翅膀,短暂扰乱从树枝间零碎透过的冬日阳光。

她昂着头慢慢感受,阳光照得她的脸颊酥酥痒痒。

店里,人头攒动,或许是受到元旦假期的影响。她不喜欢人多,但还是硬着头皮推门而入。整屋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门口,她不自在地走去母亲身旁。

有几位顾客明显常来,用熟客才会有的口吻打趣。

“老板娘好看,姑娘也毫不逊色啊。”

成璘妈只是笑笑,“哪有,我跟她爸的优点,她是一点也没继承到。”

成璘本想帮忙,却在这里碍手碍脚,最终被母亲撵去街对面相隔不远的书店。

前世她曾来过几次,店面不大,书也不全,有很多书甚至已经磨损缺页。或许因为这里是方圆几公里唯一的书店,才得以一直存活,

书店老板总是在门口嗑着瓜子看电视剧,很少抬头,也不在意店里会不会丢东西。成璘绕过他走去店里,从那些已经拆封的有些破损的书中找寻乐趣。

直到老板无聊的哈欠声传进耳朵,她循着声音抬头时才发现天已经黑透。她想起跟母亲的约定,所以忙把书放回原处,朝自家店铺走去。

店里不似来时热闹,还剩几个人,透出一种可以短暂歇一口气的冷清。见成璘回来,母亲笑着迎接,“饿了吧。”

“还行。”

成璘妈随后用手戳戳成璘爸,但他一直没什么动静。她看一眼坐着的丈夫,正聚精会神盯着面前的小电视机,完全没有要实现承诺的反应。她提醒般弯腰凑近,小声朝他嘀咕。

成璘爸明显烦了,蹙着眉拉出装钱的抽屉,眼睛依然盯着电视。成璘妈尴尬地拿出五十,正要装进口袋。成璘爸撇撇嘴,快速抽掉妻子手中的现金,换一张二十重新塞回她的手里。

“这些就够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说。

成璘妈盯着手中的现金,而后瞥一眼丈夫冷漠的侧脸,一种心酸无力从心底蔓延。成璘没回来之前,他们刚吵过架。说是吵架,基本上是成璘爸大声训斥,而她一句话也不说。

丈夫总是有这个毛病,越是人多,越是耀武扬威般趾高气扬地嚷嚷,就好像他的男子气概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宣扬。她不想当着这么多陌生人的面把家丑外扬。等成璘爸嚷嚷够了,她才明白,原来丈夫只是随口一说,早已忘记自己许下的承诺。

其实他经常这样,她也已经习惯了,她不该生出无谓的期待才对,自己怎么就又上了他的当?都怪自己当时受到他激动心情的感染,才又一次选择相信他信誓旦旦的允诺。

她看看在一旁注视一切的成璘,没再说什么,戴上围巾,挤出笑容,“走吧,我听说这附近新开了一家馄饨店,很好吃,我们去尝尝。”

“好啊。”成璘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母亲完全失落。

点好馄饨,母亲把围巾解下,细心地折叠放在座椅一旁。

成璘好奇地打量周围,她早已过了尝鲜的年纪才对,但或许是因为墙上贴着的本店招牌的图片,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诱人。她忍不住想吃一碗冰粉。

她在心中默默计算好两碗馄饨的价格,还有四块钱剩余,正好可以买一小碗冰粉。

“妈,我能吃一碗冰粉吗?”再三犹豫后,她开口询问。

这个口她张得十分艰难,换作平常,为了不让母亲感到为难,她会压抑自己的喜好与想法,但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因为重回到这具年轻的身体,或许是因为新年气氛的烘托,她按耐不住想要尝鲜的心理。

母亲微微一顿,快速抬头,用埋怨的口气说。

“你爸给的钱,还能都花完吗?”说完,她快速低头,继续一勺一勺喝着碗里吃剩的馄饨汤。

成璘感觉自己还是给母亲添了麻烦。她琢磨着刚才母亲看向自己的眼神:有没让孩子吃好的抱歉,有未能让孩子得到满足的愧疚,还有几分孩子让自己难堪的埋怨。她看着面前明明没有做错什么却整个人缩在椅子里的母亲,突然心里一酸。

她把自己的碗向前推去,把碗里仅剩的几个馄饨通通舀到母亲碗里。

“我吃饱了,不用不用。”母亲手足无措地用勺子阻止成璘的动作。

“你吃吧,我饱了,剩下就浪费了。”成璘说。

母亲盯着面前的成璘,似是想从她的眼里找寻出什么,但成璘眼睛太深,目光平静,看不出一丝不满。

沉默让她的胸口一阵抽痛,她感觉对孩子抱歉却又无奈,只是一味地低头,比刚才低得更深,几乎要埋进碗里,生怕成璘注意到自己快要不受控制的情绪以及发红的眼。

成璘向后一靠,疲惫地抬头盯着墙上的那张相片,冰粉看起来那么普通,自己竟为了这个开口?

回去的路上,气氛沉默,母亲极力想要活跃气氛,她会偶尔提醒成璘看看树上挂着的新年彩灯,希望能清扫刚才的不快。成璘配合着,欢喜地惊叹。

回到店里,母亲往抽屉里扔进四块钱。父亲斜眼看看,他早已在心中计算好价钱,见余额准确,他满意地关上抽屉,眼睛依旧盯着电视的画面。

元旦过后很快便是期末考试,而期末考试结束后的课堂,纪律总是难管,大家难以抑制兴奋,激动地讨论即将而来的寒假安排。

刘静本就无心学习,她凑近正在写寒假作业的成璘手边,声音难掩兴奋,“成璘,今年我要去海岛过年,给你带礼物!”

“好啊!”成璘笑着回应。记忆中,刘静的假期总是天南海北的游玩,也总是会给自己带很多纪念品回来。成璘很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明信片,每次看到都会产生宛如自己去过般的喜悦。

“你别写了,留着寒假再写吧,陪我玩会五子棋。”说完,刘静拿出珍藏许久,早已用签字笔在纸上画好的格子,一人一支铅笔地玩了起来。

“哎哎,成璘,你怎么老赢啊?是不是作弊了?”没一会儿,刘静撅嘴,用橡皮用力擦干净纸张上的痕迹来表达不满。

“咱俩一人一步,一步一画,你也是看到了,我怎么作弊?”

“我不管,”她拍拍前位的肩膀,“你五子棋好,你替我来,赢了给你巧克力。”

“好嘞,静姐,且看我的吧。”前位摩拳擦掌地回应。

……

“不来了。”前位有些组丧,“成璘,你这是专门练过吧。我怎么五局五负了?”他边说边懊恼回身。

成璘耸耸肩,擦干净纸上的痕迹。

“你这也不行啊,以后别号称五子棋小王子了,”刘静边说边招呼周围其他的同学,“哎,你们有谁五子棋好?”

成璘忙拦住刘静,指了指讲台上正看向这边、脸色早已不满的自习老师,示意她不要太过嚣张。

寒假对于成璘来说,没有那么五彩斑斓,一如既往的无聊:每天固定时间运动,固定时间写作业,固定时间看书、睡觉。

临近过年,街上处处透露着年味,到处都是红彤彤的福字,喜气洋洋的音乐在街上热闹地播放。

年三十,母亲跟父亲会早点歇业关门,下午两点准时回家准备新年。

成璘帮忙准备:把食物放进冰箱,把对联贴在门外,把家里打扫干净……直到新年前的固定程序全都做完,她才真正有了要过年的感觉。父亲一直躲在厨房,他原先是厨师,但好手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施展。

晚上,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随着电视里倒计时声音的响起,晚会开始,屏幕中的人们热热闹闹地祝福新年。成璘心中升腾起一股家人团聚的温暖。

母亲的电话响起,是刘静,她开心地跟成璘分享在那里的见闻。

成璘很开心,开心于刘静,开心于这难得的家庭团聚,开心于母亲可以不再工作,难得休息,一家人仿佛其乐融融;但她又会烦躁,烦躁于每年固定的麻烦。

爷爷有三个孩子,父亲是老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

每年初一,三家加上爷爷奶奶,无一例外地汇聚在成璘家里。

对于不到七十平的家来说,十二个人显得十分拥挤。成璘烦他们的态度,烦他们的虚情假意、假装和睦、自私自利,更烦的是他们的到来让母亲更加忙碌。

他们一来便会坐在沙发上,固定在客厅里,仿佛全都失了手脚,忙碌的只有自己的母亲与父亲。成璘要在客厅陪着他们,说无聊的客套话,听爷爷奶奶夸奖叔叔家的弟弟。

“旭这次期末又没考好。”婶婶脸上全是笑意,一点看不出懊恼,竟还有几分自豪。

爷爷笑眯眯地看着弟弟,“一次考不好没关系,男孩子都是后期发力,等上了初中高中就好了。”

婶婶很满意爷爷的态度,继续说:“明年就要考初中了,这个成绩怎么行。”说着瞥了旁边的成璘一眼,笑呵呵地说,“什么时候能跟成璘一样,我都不求他考年级第一,班里第一都行。”

叔叔发出嘲笑的声音,用眼睛和蔼地看看自己的儿子,“就他?考倒数第一还差不多。”

爷爷一直慈爱地看着正窝在沙发上玩苹果手机的孙子,笑得合不拢嘴,“要好好学习啊,男孩子要争气,给家族添添光。”他伸出手想要摸摸孙子的脑袋。

弟弟不耐烦地别过头,“知道知道。”眼睛则一直盯着手机。

爷爷十份满意,越看越喜欢自己的宝贝乖孙。他很快发现孙子有些发干的嘴唇,扫一眼放着他最爱茶水的桌面,却没有看到乖孙最喜欢的饮料。他皱着眉,指挥正坐在角落凳子上嗑瓜子的成璘,声音变得有些严厉,“去!去给你弟弟倒点饮料来!”他讨厌她没有一点儿眼力见。

成璘本就不悦,她想起母亲在他们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有什么情绪忍一忍;也想起前世母亲的忍气吞声始终换不来她天真所想的东西。

她未发作,也未理会,眼睛一直盯着电视,继续磕着瓜子。

爷爷没想到孙女会这样驳他的面子,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侵犯,遂加大音量,声音透着恼怒。

“成璘!爷爷让你去给你弟弟倒些饮料!”

“哎呀,成璘看电视看入迷了,我去我去。”婶婶接过话茬,但身体并未动弹。

爷爷不悦地白了成璘一眼,讽刺道:“我看她是学习学傻了!学习好有什么用!一个女孩该会的不会!”

成璘厌恶地瞥一眼爷爷,扭头继续盯着电视。

弟弟一出生,爷爷便欢天喜地,守了婶婶三天,直夸婶婶争气。他找了许多大师算弟弟的八字,弟弟命中缺火。他两天两夜没睡,字典都翻的脱线,最终花了高价请高人赐字,才定下“旭”这个字。九个太阳,想着怎么也能补齐,他满心欢喜;奶奶则陪着婶婶一直到她出了月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她担心婶婶劳累,照顾弟弟直到把他送入小学。

姑姑家的妹妹凑到成璘身边,似是想要打破沉默,似是感受到身旁姐姐的情绪越来越冷,她指着电视,开口小声对成璘说:“姐姐,这里昨晚笑死我了。”

“是吗?那我得好好看看。”成璘看着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恢复了几分温柔。从小一直都是她跟成璘玩得好。

姑姑一胎也是女儿,但她到底是爷爷奶奶亲生的,所以他们也乐呵呵地接受着妹妹,尽管对她不如成旭,但到底比成璘好太多。直到姑姑二胎生了弟弟后,妹妹才被爷爷奶奶冷落几分。

成璘妈跟成璘爸在厨房忙活了三四个小时后,美味的饭菜才陆续上桌。肉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