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科考队迅速重新安排了守夜顺序,每个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警惕地注视着营地周围的一举一动。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里,诡异的现象依旧不断发生。先是帐篷外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哭泣声,那声音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哀怨,在夜空中回荡,让人毛骨悚然;接着,指南针开始疯狂转动,指针像是失去了控制一般,完全失去了方向指示的功能。
面对这一系列诡异现象,科考队成员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
在那个被诡异现象笼罩的夜晚,科考队的成员们犹如置身于一场恐怖梦境之中,尽管心怀深深的恐惧,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强打精神轮流守夜。姜枫茗作为守夜者之一,目光如炬,始终在黑暗的笼罩下仔细搜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异动。每一阵风声、每一粒沙子的滚动声,都能让他瞬间警觉起来。时间在紧张与恐惧中缓缓流逝,随着黎明的曙光如同希望的使者,逐渐穿透夜幕,温柔地洒在这片神秘的沙漠之上,众人那紧绷如弦的神经才稍稍得以放松。
清晨,金色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沙地上,为这片神秘而又略显阴森的区域带来了些许温暖与生机。原本被黑暗掩盖的一切,此刻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褪去了那层神秘而恐怖的外衣。吴奉翊教授深知时间紧迫,不容耽搁,立刻召集大家围坐在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决定继续在周边展开探索,一方面试图弄清楚昨晚那些诡异现象背后的真正缘由,另一方面期望能寻找到更多与且末古城相关的关键线索。这座神秘的古城,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吸引着他们不断深入探寻。
众人迅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有序展开搜索。姜枫茗和萧永骞两人一组,他们沿着一处沙丘的边缘稳步前行。沙丘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金色的光芒,沙粒细腻而柔软,随着他们的脚步缓缓流动。姜枫茗一边走着,一边全神贯注地留意着周围的地形地貌,他那丰富的经验如同敏锐的探测器,试图从这些看似平常的蛛丝马迹中挖掘出隐藏的线索。
“姜哥,你说昨晚那些怪事儿到底咋回事儿?不会真闹鬼了吧?”萧永骞心有余悸地问道,眼睛还时不时地紧张地往四周瞟,仿佛黑暗中随时会蹦出什么可怕的东西。昨晚的诡异经历,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至今仍心有余悸。
“别自己吓自己,这世上哪有什么鬼。肯定是有什么自然因素或者我们还没弄明白的科学原理在作祟。”姜枫茗回应道,语气坚定而沉稳,给人一种安心的力量。他的目光依然专注地在沙地上搜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痕迹。在他看来,科学能够解释一切未知现象,只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就一定能找到真相。
就在这时,走在前面的萧永骞突然像是被钉在了地上,脚步猛地停住,手指颤抖地指着前方一处沙地,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姜哥,你看那儿,好像有个东西陷在沙子里。”姜枫茗听闻,心中一紧,立刻快步走上前,蹲下身子,动作轻柔而谨慎地拨开表层的沙子。随着沙子被一点点地清除,一个类似洞口的轮廓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仿佛是大地张开了一张神秘的嘴巴。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瞬间闪过惊喜的光芒,那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点亮的火把,充满了希望。他们仿佛看到了揭开且末古城神秘面纱的曙光,所有的疲惫和恐惧在这一刻都被暂时抛诸脑后。
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继续小心翼翼地清理洞口周围的沙子。渐渐地,他们发现这个洞口并不大,仅容一人通过,仿佛是特意为某位神秘的访客而设。洞口边缘刻满了与之前石头上相似的符号,这些符号犹如古老的密码,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神秘而诱人的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姜哥,这会不会就是通向且末古城的入口啊?”萧永骞兴奋得声音都有些变调了,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浮现出古城内那神秘而壮观的景象。
“有可能,但也不能确定。在没有弄清楚里面的情况之前,不能贸然进去。”姜枫茗谨慎地说道。他深知,在考古探索中,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尽管心中同样充满了期待,但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确保大家的安全。
随后,他们如同怀揣着重大秘密的信使,赶紧回到营地,将这个惊人的发现告诉了其他队员。吴奉翊教授、王清霜和胡安听闻后,眼中闪过惊喜与兴奋,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匆匆赶来查看。
吴奉翊教授一到洞口,便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洞口的符号。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要透过这些符号看穿历史的迷雾。脸上渐渐露出凝重的神情,缓缓说道:“这些符号看起来和我们之前发现的石头上的符号是同一体系,很可能与且末古城有着密切联系。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这下面说不定暗藏玄机。”他的话语如同警钟,在众人心中敲响,提醒着大家危险与机遇并存。
王清霜反应迅速,立刻拿出相机,对洞口的符号进行拍照记录。每一次快门的按下,都仿佛是在捕捉历史的瞬间。“先把这些符号拍下来,回去好好研究,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了解下面的情况。”她有条不紊地说道,严谨的态度展现出专业的素养。
胡安则在周围仔细寻找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痕迹或标记。他像一只嗅觉敏锐的猎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经过一番认真的搜索,并没有发现更多有用的信息,这让大家心中不禁有些失落。
科考队成员们围在洞口,热烈地讨论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紧张而热烈。最终,经过慎重考虑,大家决定由经验丰富、胆大心细的姜枫茗先下去探探情况,其他人则在洞口接应,保持通讯畅通。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但也是目前最合理的选择。如果姜枫茗遇到危险,要立刻发出信号,大家会齐心协力想办法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