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虹觉得,人得知足。
祝父不跟她争孩子随谁姓这种小事,她也就接受祝父生活中的不靠谱,有祝怀瑶爷爷奶奶的帮忙,很多烦心事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跟别人结婚,说不定烦心事会更多。
最起码,祝父不喝酒不抽烟不应酬,因为这些世俗的事,影响他“文艺青年”的形象。
最起码,祝怀瑶上学和祝父上班正好顺路,祝父愿意接送孩子,而且这样做会得到同事对他“顾家”的称赞,他也就越做越来劲。
但这种生活还是在祝怀瑶初中时期被按下了终止键。
祝父爆发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文艺病,他最后一次把祝怀瑶接回家,坐下来平静地对祝虹说:“我觉得,我们的婚姻可以结束了。”
祝虹疑惑:“你出轨了?”
祝父摇头:“我只是觉得这种生活太过无趣,另外,出轨也很无趣,我不会找这种低级的刺激。”
“哦。”祝虹神情淡漠。
“我希望可以结束这段婚姻,从这种无趣的生活里跳脱出去,我想开车去西北,找寻一下人生的意义——”祝父停顿了一下道:“趁着瑶瑶放暑假,这段时间可以把她送去爷爷奶奶那边照顾,以后即使我们离婚,你让我接送她上下学,支付抚养费这些,我也是乐意的。”
“这是你本来就该做的。”
“对,这是我本来就该做的,”祝父依旧平静道:“所以我强调了,我很乐意。”
祝虹一时没能理解对方的脑回路,只摆了摆手道:“随你的便吧。”
离婚协议已经拟好,只等双方签字,但向来自由散漫的祝父又变了卦,祝虹等丈夫回来签字那天,接到丈夫的电话,对方已经在找寻人生意义的路上。
狂风呼啸中,祝父不得不放大声音:“不好意思祝虹,这个季节的景色很美,我只能突然出发,然后匆忙跟你告别——”
祝虹无语了一阵,问:“你跟单位请假了吗?”
“请了啊,这段时间都请了公休,就是保证可以随时说走就走。”
“行了行了,挂了吧,你专心开车。”祝虹嘱咐道。
在那个时期,虽然离婚已经不算什么特别罕见的事,但免不了被人八卦,或许是同事,或许是朋友,抑或是亲戚。
总之这消息七拐八拐,传到谢宇驰父母那里,谢宇驰也就间接知道了这个消息。
放暑假前一天,祝怀瑶很兴奋,爸爸走之前给了她一笔“巨款”,正好够她买今天新出的小蛋糕,她现在正期待着老师布置完作业,然后她就可以奔向甜品店。
谢宇驰问她:“你爸妈要离婚了吗?”
祝怀瑶摇头:“不知道。”
她是真不知道,在她的认知里,在她看过的小说和电视剧里,夫妻离婚大多要闹得一地鸡毛,而她父母还和每个普通的日子一样相处。
只不过是她爸爸又要出去玩,消失几天,每年都要有这么一次,她很习惯,妈妈也很习惯。
而且爸爸还给了她“巨款”,让她想买什么买什么。
这可真是太好了。
下课铃一响,祝怀瑶就奔出了教室。
她这种没心没肺的模样,在谢宇驰看来只觉得可怜——父母离婚,她却浑然不知,还被父亲所给的一点零花就蒙蔽了双眼。
当然,谢宇驰并不是怜悯她,而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嘲笑她的愚蠢。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祝怀瑶觉得谢宇驰这人本身就挺讨厌,上了高中,甚至完全忘了这人。
所以,谢宇驰对她的误解,她懒得解释。
对那种人,本也没什么解释的必要。
祝父在追寻人生意义的路上走了几天以后,给祝虹发来了一封电报:
亲爱的祝虹,见信如晤。
我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信号不好,稳定的通讯工具只剩电报,所以用这种方式给你写信。
对不起,我诚挚地向你道歉。
这一路上我见到很多人,发生很多事,不能一一同你细讲(毕竟电报按字数收费)。我意识到我对之前的形势产生了严重的误判——我以为自己的生活太过无趣,却不知维持这样平静且幸福的生活才更需要莫大的勇气。
遇见你,是我此生之幸。
我已经决定提前结束旅程,并回去向你讲述这几天的见闻,我将会在之前路过的一片花海采摘几朵不知名的花,希望回到家后,它们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此致,祝好。
祝虹用手机回复的信息十分简短:收到,祝回程顺利。
祝虹信息发出时,祝父应该离开了那个偏僻的地方,手机信号恢复,因为祝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看到这条信息已经被阅读过。
而发生车祸的时间,就在这条信息被打开的半小时以后。
祝父采摘的花朵被送来时已经枯萎,祝虹把它们栽种到花盆里也没有救活,最终湮灭于泥土。后来,祝虹用那个花盆种了多肉,长势喜人。
祝怀瑶也从父亲骤然离世的悲伤里走了出来,和母亲一起整理起父亲的遗物,书柜里有父亲的一本笔记,祝父偶尔会在上面写几句诗。
祝怀瑶刚识字时看过,觉得那个龙飞凤舞的字体实在太过难认,又看不懂其中的比喻,便不愿再往后看,如今翻开,却发现这些诗在长久的变迁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祝父会写:首次给女儿泡奶粉,我看着哇哇大哭的她手足无措,祝虹说水凉,是我不会,我不同意,明明是小孩不肯喝耽误了时间——比如今天,女儿喝完,冲我咧嘴,露出还没长牙的牙龈。
在这些文字下面,有一行小一号字的注释:收回我的辩解,原来女儿饿时,哭够了才肯喝,所以祝虹泡奶粉时会特意用高一点的水温,等女儿哭尽兴了,水温也就差不多了,我承认她更有经验。
翻过几页,祝父写:带女儿学走路,她摔了一跤,我打算带她去医院,祝虹说我小题大做,我说她冷血,她说随你的便。
紧接着又是一行小字注释:虽然医生确认瑶瑶没事,但我防患于未然的想法必然没错。
大约是祝怀瑶三岁时的光景,祝父写:
邻居家的大狗被带出门溜街,瑶瑶死命上前,我阻拦不行,最后那只狗舔了瑶瑶的手指,真是惊心动魄!
这次注释的笔迹不同,祝怀瑶能明显看出是母亲祝虹的,“大狗”两个字被划了一道横线,然后一个长箭头向下指向注释:其实只是一只六个月大的狗崽。
祝父在后面补充:狗崽的咬合力也很可怕,它下次出门,应该戴嘴套。
祝怀瑶上小学时,祝父写:“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这句歌词,在瑶瑶首次戴上红领巾时得到了具象化,她开心的笑容,无畏的眼神,让我觉得她能在今后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注释:但以后她被其他小孩欺负了,我也还是会揍那小孩。
祝怀瑶看着这些文字,只觉得被一股温暖的气息所包围,祝虹说:“很奇妙吧?”
“嗯?”祝怀瑶不解,不懂母亲到底是问哪里奇妙。
“你爸爸爱人的能力,不是先天获取,而是后天习得。”祝虹解释道:“他是慢慢学会去爱上你的。”
“但爸爸对妈妈是一见钟情。”祝怀瑶笃定道。
祝虹笑问:“你懂一见钟情?”
“懂啊,”祝怀瑶说:“奶奶说了,爸爸当年不想相亲,媒人介绍的一个也没看上,但和你见过面以后态度就不同了。”
祝怀瑶又翻过几页,果然发现了玄机:“你看,这篇写你的。”
祝父写:第一次见祝虹,感觉很奇怪,我之前从未意识到,自己的灵魂这么轻盈。见到她以后,我的灵魂,便砰然坠地。然后,我们就结了婚。
祝虹手肘撑着膝盖,手背撑着脸,回忆起往昔:“啊……确实是这样,这就是他文艺病爆发的原因。”
“什么?”祝怀瑶没懂。
“婚姻,妻子,女儿……这些带来的,都是他以前抨击的,世俗的东西。”祝虹直起身,把一些不要的旧物扔进垃圾桶:“他不知不觉被这些东西牵绊,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原本讨厌的,世俗的人,所以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迷茫,才想去寻找人生的意义。”
祝虹呢喃道:“所以他才会说那句话。”
“哪句?”
这是我本来就该做的,所以我强调了,我很乐意。
这些世俗的东西让祝父拥有了爱人的能力,离婚后支付抚养费承担相应的抚养义务,在不会爱人前是凭责任心,在会爱人后,就变成了全凭本心。
他强调了自己乐意,是已经爱上了这种生活,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祝虹倒是谈完话就意识到了,不过她也清楚这种事,她挑明了没用,便随他去。
祝父在路上弄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坦然接受自己变成某种“世俗”的样子,决定提前结束行程。
却在回程路上,遭遇了车祸。
故事终归有遗憾,但祝虹也不至于产生“如果我当时让他不要去就好了”这种想法。
有些路必然要走,车祸只是意外,人不能活在愧疚自责中。
“还好你爸爸留下了一笔抚恤金。”祝虹以这样一句话,把事情轻轻带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