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万书网 > 人为道祖,我为魔头 > 第39章 再会

第39章 再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那厢岳鸣隽被带到空房间更换衣物;李盛也遣了人去告诉顾韶清甲板上发生的事。

顾韶清便托人照看季微,急匆匆地去到岳鸣隽的屋子。

推门只见岳鸣隽虚弱地靠在床头,方大夫捋着胡须写药方,絮絮叨叨嘱咐着什么。

“大哥!”顾韶清喊。

方大夫停笔,笑着说:“岳公子,你弟弟来了。”

岳鸣隽抬眸,讶然,“小风,就你一个吗?季微呢?”

顾韶清顿时一滴冷汗从额角渗出,颇有些尴尬地道:“季哥晕船了。那阵子船不稳,他想找你来着,结果自己先趴倒了。我不好叫醒他,才自己先过来的。”

岳鸣隽眨了下眼,“师弟他晕船?这……我倒不知道……”

顾韶清扑到他身边,用夸张的姿态掩饰自己的心虚。

方大夫是个乐呵呵的小老头,风轻云淡地说:“不知道也正常,想来中原不常坐船,何止季公子?许多人一辈子也从不知自己晕船。”

顾韶清用力点头。

岳鸣隽失笑,敲了他一下,“你点什么头?你也是中原人。”

他刚换过衣裳,干爽的衣襟上满是皂角香。

顾韶清正要说什么,身后传来李盛的声音:“拙玉,你怎么样?”

回过头,只见李盛散着半湿的长发,换了身深紫的交领长衫,瞧着颇有几分雌雄莫辨的俊秀。

她本就艳丽,这出水芙蓉般的清丽,倒添上许多素雅。

说起来……方才环住李盛,那身子是否太瘦弱了?

岳鸣隽轻怔,若无其事地笑道:“荣初,劳你再跑一趟,我还好。方大夫开了药,说喝两帖祛祛寒气就好。”

“那就好。”李盛走到床沿坐下,颇感内疚地说:“这一次是我大意了,我自以为准备充足,却没想到会出这种意外……河运时,常听人说漕运帮的船有神异,百战百胜,我却以为是谣传,反而害得你们受累了。”

李盛说漕运帮的船是在短时间内成气候的,想必就是由于这份神通。他们的船坚硬如铁,又能驱使鬼灵冲撞他人的船只;方才李盛足足四门大炮都轰不开他们的防御,更别说其他凡人。

换而言之,漕运帮在河上几乎是无敌的。

这就是修士介入凡间的害处,若任由这种力量侵蚀,不消多久,秩序就会崩坏,届时国将不国,修士的贪婪会再一次造就当年的封神之战。

只是不知,漕运帮背后的究竟是哪门哪派?有这样的野心,弄出这么大的阵仗,蓬莱那里竟也没有半点动静吗?

岳鸣隽安抚道:“你与我都没预料到他们的手段,我也头一次听说世上有不被火烧的木头。莫说你我,只怕青郡的郡守都不知道有这样的好东西,否则家家户户都备着许多,何愁那么多火灾呢?”

“他们船上的神通,我早晚要研究明白。现下,不提这个。”李盛长出一口气,“无论如何,拙玉救我,我当倾情相报。方才拙玉说,你是要带着弟弟去麓阳书院求学?”

岳鸣隽不明所以,“正是。”

“巧了。不瞒你说,我正是师承麓阳书院的容山居士,对于此事,可以帮你们引荐一二。”李盛说,“拙玉,千万别和我客气。你把我当知己,我也是,既然是知己,就该互相援助。你救过我,我自然该回报你。”

容山居士,是麓阳书院第五代院长薛岷的自号。

薛岷是当世大儒,可从来没听说有什么亲传弟子。若不然,就是李盛的背景极强,所以将她的来去都隐瞒得好好的。

岳鸣隽惊诧到不知该做何言语。

李氏镖局的少东家已经是极好的家世,但若李盛的家世更甚于此,李氏镖局却听从于她……

那岂不是证明,李盛就是青郡李氏未来的继承人?

“他”就是青郡郡守李铭的小儿子?

岳鸣隽的心绪几经变换,最终释然,只道:“容山居士的名号,读书人没有不识得的,我只怕小风没有让他看中的本事。”

薛岷是个高洁之士,正因此,恐怕对自己的弟子有极高的要求。刘小风起步晚,没读过几年书,一步登天,只会是揠苗助长。

李盛浅浅笑道:“小风是个可爱的孩子,就算做不成我的小师弟,也能做书院的弟子。原本你们预备如何将他引入书院呢?”

这话的意思是仍然要为他引荐。

岳鸣隽斟酌道:“我师弟季微的父亲师承麓阳书院,他有个师伯在书院中教书。”

话尽于此,李盛已经了然,岳鸣隽没有十足的把握送小风进书院。

岳鸣隽看起来并不是盼着刘小风成龙的人,也不知为何要他背井离乡去江南。

但无论如何,既然这是岳鸣隽需要的,李盛有意成全。

意识到岳鸣隽真心想要的并不是让刘小风出人头地,李盛沉吟道:“小风初到江南,需要落脚地,若进不去书院,又打算将他安置在何处呢?若安置在外,拙玉你能放心吗?”

此番话总算说到岳鸣隽心坎上。他将刘小风送去书院,就是因为书院安全,而关中危险。否则,他将刘小风留在身边就好,何必千里迢迢跑到青郡呢?

但若季微的师伯收不下刘小风,让他们二人孤身留在江南,岳鸣隽又怎么能放心?

他恍然发觉,这里已经是他伸不到手的异地他乡,终于苦笑道:“荣初,我只怕辱没了你的名声。”

也怕……顾韶清难以适应书院的学习,却因是走后门进去而为人所排挤。

李盛玲珑心肠,一眼看破他隐藏的忧虑,道他是当局者迷。

二人就此事又争执几句没有定论,李盛气急道:“这到底还是小风自己的事,还不如问他怎么想!你虽是他的大哥,总不能一辈子为他做主。”说罢,她揉了揉顾韶清的头发,“小风,你觉得呢?你想跟我走吗?我带你进书院。”

他二人的争辩吵得顾韶清头痛,车轱辘话总是翻来覆去地说,无非只是岳鸣隽怕自己人生地不熟吃亏上当。

可其实,岳鸣隽的种种顾虑只在于顾韶清能否保全自身,私心里,他是最希望顾韶清能进书院的人。

顾韶清自然明白这一点,故而直爽道:“要去!大哥不必担心我,我在书院一定能好好过日子的,再不济也有季哥帮衬呢!”

“好小子!”李盛赞赏无比,“拙玉,这下你可没话说了吧?小风想去,我也会看顾一二,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他二人一唱一和,倒显得岳鸣隽优柔寡断。

转念一想,事分轻重缓急,比起难以适应环境,进书院保下一条命才更重要。这不正是他带刘小风求学的原因吗?

想通这些,他不得不承认李盛说得对,自己就是当局者迷。是他太过关心幼弟生活得不好,反倒落入迷局。

“是我固执了。荣初兄,劳你为小风多多烦心,待我回去,也要多叨扰你几句,与你书信往来。”

“这又有什么?你一句话,我遣人将你运到江南又有何难?”李盛立刻大笑,“那就这么说定了!到了江南,小风跟我走就是。至于拙玉你,再过一个时辰,下个港口就到了,我让人护送你回去。”

她习惯了财大气粗,真是过惯了好日子。

岳鸣隽也没有反对的立场,只得应下。

船只悠悠前行。岳鸣隽躺的房间开过窗,风景可比原先的通铺好了许多。经过李盛同意,顾韶清和季微也不必再住那间简易的屋子,直接搬过来就是。

照她的说法,先前交情不深,纯粹只是担心他们被漕运帮欺辱;眼下既然成了朋友,就没有亏待朋友的道理。

到下个港口,李氏的船只会短暂停靠一刻钟休整。岳鸣隽的情况,靠自己是肯定回不去谈县了,李盛因此提前交代手下护送他,延长了休整时间。

可惜直到船只靠岸,季微都还在昏睡中。方大夫倒是瞧过,也没瞧出所以然,只道许是过于疲惫。

港口繁华,岸边摩肩擦踵。李盛让人先下船去包下马车,送岳鸣隽回谈县。

她至今也不知道岳鸣隽的真实身份,不过岳鸣隽并不着意隐瞒。毕竟李盛有意透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若岳鸣隽此时再瞒,未免就太没有眼色了。

离别前,岳鸣隽依依不舍地拥住顾韶清,说道:“进了书院,记得用功读书,护好自己,别被人占了便宜。要听荣初和师弟的话,乖巧些,别再做冒险的事。”

顾韶清眼眶润湿,口中发涩:“我知道的。大哥,你也要保重自己,小心别被燕公子为难。二哥那里,你一定要多和他解释几句,别再为我的事闹矛盾了。”

虎子郁郁寡欢很久,临行前都没来送别。但顾韶清掀开车帘回头看过,他一个人寂寥地站在城墙上,却不知为何没有出现在自己面前。

顾韶清猜测是虎子不知该怎么面对岳鸣隽。

岳鸣隽垂着眸,只轻喃:“会的。”

默了默,岳鸣隽又道:“可惜师弟还在睡,这几天他是辛苦了。小风,待他醒了告诉一声,让他不必再忧虑你进不了书院。”

顾韶清别开眼,讪讪道:“好。”

也不知是不是手劲用大了……他暗自琢磨。

李盛的手下动作很快,驱使着马车来到岸边。几人护着岳鸣隽进到车厢,李盛道:“拙玉,常来常往。”

木质的滚轮顺着青石板路渐行渐远,顾韶清久久地凝视着远去的车厢,恍惚间回忆起与岳鸣隽的初见。

短短十几天,却一切都不一样了。

但愿在玄乌再次起势之前,自己能够拥有与之正面抗衡的实力。

念头几番变换,他正欲收回视线,余光中却擦过一道熟悉的颀长身影。

那是明心?

他眯起眼,却再寻不到了。

但以他的眼力,要看错是不可能的。

难道,明心这么多天都躲在这里?

纪无名让明心潜伏在玄乌身边,他却出现在这里,是不是说明这里也是玄乌的据点之一?

他想再寻借口逗留,李盛却说:“走吧,我们该出发了。船只停靠太久,要耽误行程了。”

顾韶清微微愣住,半晌,放弃逗留在此的计划,无奈道:“好。”

以玄乌对自己的痛恨,再去掀掉他一个据点,只怕他狗急跳墙,谁也讨不到好,更怕的是连累到明心,让自己彻底陷入被动……

只能再缓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